听和读两种方式,接收同一个故事,我的感受不太一样。

在读博临近毕业期间,我常常感到无意义,即使我觉得宇宙很神秘,探索未知很有趣, 但那个时候我好像陷入泥潭,看到不到未来,只有眼前,眼前是论文写地很坎坷,结论看起来平平无奇,更找不到讲故事的思路。 我问过几位前辈,做科研的意义是什么?收获的回答是“对未知的探索”。 那时候导师还和我讲过 “The illustrated guide to a Ph.D” 的故事(当时我的眼睛没有看过这个插画),我仍然没有振作起来。 还是那段时间,看了 《人类群星闪耀时》,记得有一章讲南极探险,有人会为了成为第一个到达南极的人付出生命。 之前我觉得为了所谓的第一个到达付出宝贵的生命真不值得,之后,我改变了想法,我感动于人类中一小群人的执着, 他们自己定义意义,可能只是一个很小的第一,然而也是人类群星闪耀时。

毕业后,我在网上冲浪,看到了The illustrated guide to a Ph.D的插画 (插画如下图,作者Matt Might, a professor in Computer Science at the University of Utah, created The Illustrated Guide to a Ph.D. to explain what a Ph.D. is to new and aspiring graduate students. Matt has licensed the guide for sharing with special terms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.)想起这不是导师和我讲过地故事吗。看到这个插画让我有种“人类群星闪耀时”的感动。 甚至,回味“对未知的探索”这句简单的话,我有一种后知后觉的强烈共鸣。

最近,我又悟出了一点道理,正反馈,想要得到持续不断地动力,就在生活和工作中不断制造正反馈。 我成长的环境是相互比较、打击型教育(有时候比较是需要的,但和自己比较更有利于身心),并不常从别人的语言中获得正反馈, 但还好可以主动寻找或制造正反馈,怎样可以持续获得正反馈?我也还在探索中。

文末分享另一篇改变我想法的文章 “HOWTO: Get tenure”, 也是之前听别人提到过,但是真正自己看到才有触动。虽然题目是如何获得tenure, 但作者没有从技巧方面写,而是思想方面,我很赞同拿到tenure并不是科研的最终目的,探索未知才是目的。 当然哪一天,我想着眼于更实际的身边事,也可以改变目标。

参考:

https://matt.might.net/articles/phd-school-in-pictures/
https://matt.might.net/articles/tenure/

[]